江西日报 | 产经版头条重点报道江铜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2-06-13     浏览量:1375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号 小号

6月6日,《江西日报》产经版头条以《科创江铜添活力 澎湃发展新动能》为题,报道江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科创江铜”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

科创江铜添活力 澎湃发展新动能

铜加工产品不断上新,多个项目荣获全国有色行业大奖。今年以来,江铜集团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传,科技创新动力澎湃。

江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大力推进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科创江铜”,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创新点”到“创新链”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三年,江铜科技创新累计投入资金约150亿元,年均增长近17%。

从引进中国第一座闪速炉到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铜冶炼厂,江铜贵溪冶炼厂始终引领行业发展航向,使创新成为该厂发展的永恒动力。在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3K二氧化硫风机是制酸工艺中的能耗大户,若能将节电变频技术运用在风机上,每年可节约的用电量将非常可观。

车间技术人员多次摸索试验,最终成功设计出运行方案,确保了变频改造后风机设备的安全运行。改造后的效果立竿见影,硫酸车间设备组组长刘荣佳欣喜地说:“我们已经对两台风机进行了变频改造,仅此一项,每年可以节约用电量超1200万千瓦时。”

尝试突破技术“无人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硫酸车间3K二氧化硫风机的变频技术改造,填补了制酸行业高速风机变频技术的空白,也成功为该厂的节能降耗带来了新机遇。

科技创新从“点”到“链”,江铜不光靠自己,还借助“外脑”“外力”,实行强强联合。今年以来,江铜已陆续开展两期“科学家论坛”,邀请知名院所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今年1月,江铜联合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省科学院等8家科研院所,以及10家铜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省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

作为我省首个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江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展现出江西有色产业链龙头企业的担当。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孵化产业链。借助铜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江铜及联合体各成员单位提出需求、联合创新,按下创新“起始键”,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互动共赢,共同掌握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主动权。

从布局“创新点”到建设“创新链”,“科创江铜”既为江铜自身发展增添动能,也为我省产业链发展、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研发环”到“制度环”

科学研究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成果要应用于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扛起创新大旗,江铜有基础有条件,也有责任有使命。

5月25日,江铜铜箔公司传来喜讯,首卷万米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顺利下线,江铜成功掌握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工业化制造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少数能批量生产该产品的铜箔制造商之一。

出于提升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的考虑,动力电池市场使用的锂电铜箔产品越来越薄,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已成为未来市场发展方向。

恰如“百炼钢做成绕指柔”,江铜铜箔研发团队成员徐建平用保鲜膜的例子,生动地说明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生产工艺的高要求。“就像保鲜膜卷不好,就容易撕边、起皱、断裂,这些都是困扰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的关键因素。”徐建平表示,在实验室里面达到这个薄度,和在生产线上实现量产并不是一回事。

历时一年多,江铜铜箔公司最终成功掌握4微米极薄锂电铜箔工业化生产技术,为“江铜制造”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科技成果到成为现实生产力,就像接力赛,一环扣一环,关键在每一棒的顺利衔接。

今年1月,江铜中试基地正式落成揭牌,成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通道与桥梁。江铜中试基地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碳纳米材料、高端铜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前沿研发项目在此开启试生产,实现产业化指日可待。

近年来,江铜不断完善创新机制体制保障,改革人才激励评价和成果转化分享机制,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实施“谁能干,让谁干”的“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让各创新主体、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

3月以来,江铜陆续张榜发布两批“揭榜挂帅”项目需求清单,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已有21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对接揭榜。

从研发创新环节,到制度保障环节,江铜捋顺科技创新链条上的诸多体制机制关卡,紧密衔接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真正让科技创新体现出应有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当前,江铜的科技创新奋发作为正当时,秉持产业报国、科技强企信念,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助力江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胡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