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炉火淬炼光荣 发布时间:2018-02-05     浏览量:7662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号 小号

题记20岁到40岁,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他和江铜、和贵冶紧紧相连。一个人、一个工厂,20年休戚与共的炉火掩映,这是属于他的炉火淬炼的光荣:任何一个人,只要坚守住一个使命、具备了一份担当、扛起了一份责任,通过朴素的坚守和朴实的付出,就一定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收获灿烂的人生之光。 

2017121日,贵冶倾动炉开始大修。在忙碌的大修现场,有这样一个身影格外醒目:他胸前佩戴着党徽、手臂上带着红袖章,抓检修、管安全、盯现场管理,从早忙到晚。他就是贵冶倾动炉车间生产工段工段长刘斌优。 

与火共舞的峥嵘岁月 

刘斌优40岁了。1997年,他从从部队退伍进入贵冶的时候,身板单薄,脸庞青涩,每天跟在师傅的身边学技术、摸设备。每一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主厂房内形成耀眼的光束,刘斌优穿行其中,铜冶炼工业的坚毅一点点浸润出一个男人独特的气质。 

2003年,刘斌优去了一个全新的的单位,成为了该单位参与组建的一批人。当时,他感到非常光荣:他们的目标是建立并管理好亚洲第一台倾动炉。 

贵冶倾动炉投是2003812日,这一天对与刘斌优而言意义非凡:一是看着辛苦那么久的倾动炉终于有了成果,二是第一炉铜就是由他亲手烧开了放铜口。 

刘斌优说,“亚洲第一”这顶荣誉的桂冠背后也意味着对于未知的探索。既然是探索,顾名思义,就不可避免地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不足和待完善的空间。最让大家着急的是“阳极板物理合格率低”只有69% 

回忆起十几年前刚投产时候的情景,刘斌优说:“当时的场景可以用一副对联形容。”上联是‘一钎、一锤、一壶水’,下联是‘一敲、一打、一身汗’,横批是‘与火共舞’。每一次浇铸作业,为尽可能减少阳极板飞边、毛刺、鼓包等情况,班上的所有操作人员几乎都要下到圆盘上作业。出现了阳极板顶不起故障马上要去处理,刚处理完阳极板出现鼓包,又要去敲打,手忙脚乱之余飞边毛刺又来了,还得去清理…… 

不是“上刀山”、胜似“下火海”。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浇铸一炉铜设计时间是4小时,大家实际上都快干到了8个小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始终牢记心里的目标,无论置身在任何环境之下,只要不埋怨、不放弃,铿锵前行,就一定走出新的天地。 

矢志不渝的内心自豪 

时光荏苒,在十几年之后,刘斌优和他的很多同事,都从新兵成为老将。但是变化的是年纪,是头发的颜色,是脸上的皱纹,而不变的是他们始终致力于生产向好的追求,以及内心的自豪。 

这种自豪感,源于他们矢志不渝的坚持、矢志不渝的创新、矢志不渝的进步。比如说,他们自己研制的自动喷涂系统,结束了人工喷涂历史;独立设计的自动润滑装置,向着智能化前进;独立编写的自动定量程序,将阳极板的单重精确到小数点后,大幅刷新了国内同行业水平。 

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断摸索,勇于探索,阳极板物理合格率由过去的69%升到了如今的99%,浇铸能力也从曾经的76t/h提升到了如今的96t/h 

关于倾动炉的变化,刘斌优讲了一个让他觉得很骄傲的小例子:“贵冶的倾动炉是德国设计的,设计入炉品位是95%以上,重油单耗是100,炉龄是不超过300。多年之后,德国工程师到贵冶回访的时候,看到他们设计的倾动炉今天的样子,说了一句德语,我听不懂,翻译告诉我,德国专家说的是‘怎么完全不一样了’!” 

刘斌优还有补充:“这还只是外在的,当德国人详细了解了内涵的变化,更是大吃一惊——入炉品位降到了90%以下、重油单耗降到了40左右、炉龄干到了600多。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设计师,给他们伸着大拇指说了一句话‘你们确实很厉害,值得我们学习。’” 

从刘斌优的介绍当中,可以看到倾动炉发生的清晰变化:原料适应性不断变强、炉龄指标不断高企、重油单耗持续下行。 

在这些深刻变化的曲线图上,有一个坐标的基点始终如一,那就是“建立并管理好亚洲第一台倾动炉”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人生价值的朴素追问 

刘斌优说,他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作为一个个体,在企业的发展大潮之中做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是负面阻力还是正能量? 

在刘斌优看来,一个企业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也由一个个具体的创造存在。如果说没有一个个人的进步、提升,就不可能有一个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多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朴素的坚守以及付出,刘斌优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在他看来,一个人的成绩、荣誉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像江铜这样的大型国企而言,并不算什么,但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任何一个人只要有了不因困难而放弃追求、放弃进步,放弃一切向好的渴望和担当,这都是值得被赞扬的人,也是属于个人的荣誉和自豪。 

与刘斌优对话的过程中,他非常朴实的几段话,却让人深受感染。 

刘斌优说:“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倾动炉似乎是一个并不先进的工艺。但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在技术、工艺、设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并没有落伍,甚至还在引导或者说推动着生产在往前走。” 

刘斌优说:“我是从农村来的,在部队退伍后进入的江铜。实话实话,就这个起点而言,和很多同龄人相比,是落后的。但到了我这个岁数,40岁,我并没有觉得自卑或者失落。因为我觉得,我得到了相应的尊重。这么多年,我代表江铜、代表贵冶到了山东、四川、云南等很多冶炼厂技术保驾,还到了泰国。可以说亲眼见证了我们这个行业的进步,亲耳听到了别的企业对我们江铜的赞不绝口,从内心来说,这是我最大的骄傲。” 

刘斌优说:“在企业提供的平台上,未必就是说要当多大的领导,只有努力把自己的每一步工作都做到最好,把自己的每一天变得更好,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的同时,就是不断实现自己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要有一份永不懈怠的自我革新和责任担当,就一定能无愧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