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连续报道 | 全国人大代表谢建辉谈国企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7     浏览量:1579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号 小号

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媒体对全国人大代表、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精尾厂副厂长谢建辉进行了采访报道。近日,《江西日报》分别于3月6日和8日连续刊发了对谢建辉的采访内容,介绍了他对国企改革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与建议。

原标题:

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在基层更好落地见效

谢建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尽快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江铜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国企改革创新”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胜利完成“三年创新倍增”攻坚任务,取得江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成就。2021年,我们实现营业收入4552亿元,利润80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的第225位,较2018年上移145位。 

身为江铜的一员,我为国企改革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对于国企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感受有三点:

一是把握了正确改革方向。作为国企党建创新“试验田”,江铜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建立了以“一纲要、两系统、一手册、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江铜大党建体系,构建了以大党建为统领的“1+8”九位一体管理模式。

二是激活了企业创新活力。近三年,江铜投入研发资金超150亿元,引进领军科学家8人、博士56人,完成科研项目210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2.38亿元。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基层员工享受到职位体系改革的红利,有498人次直接晋升为技师或高级技师。

三是增强了企业绿色发展信心。三年来,江铜共投入环保运行费用超96亿元,生态治理资金近15亿元,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400亩。我们的矿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去年12月,德兴铜矿尾矿库先后有上千只天鹅来做客,这在我们64年的发展历史上还是首次。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将把全国两会精神带回去,与同事们一道,立足岗位加油干,为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在基层更好落地见效、开花结果贡献力量。借此机会,提一个建议:我国矿产资源长期开发形成大量尾矿库,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隐患。随着技术创新和需求的变化,一些尾矿已成为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优质资源,建议做好尾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发言人系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党委委员、副厂长)

2.png

原标题:

夯实“兴省之基” 锻造“强省重器”

——视频连线我省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畅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访谈嘉宾:

谢建辉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副厂长

周新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徐景坤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今年全国两会上,“制造业”成为热词,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与热议。

3月7日,我省两位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团住地江西视频采访室、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新闻中心网络视频采访间分别接受“云访谈”,热议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这个“强省重器”话题。

江西制造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问:制造业是产业之本、“强省重器”。您对我省的制造业怎么看?

谢建辉:前不久,我参加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有关工业方面的集中视察,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基础良好。我省资源禀赋突出,矿藏丰富,主要有铜、钨、铀、钽、稀土、黄金、银等,这些都是江西工业发展的珍贵资源。二是发展进位赶超。2021年,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4%;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元。三是动能加快增强。我省数字经济有新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正在扎实推进,VR产业、移动物联网产业规模较大。

问:江西该如何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

周新民:把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作为“强省重器”,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当前全省工业发展形势研判的客观性。

江西是国内航空工业资源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航空工业基地,制造业基础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江西在航空产业规模、航空产业配套、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拥有教练机、强击机、无人机、通用飞机、直升机等各项产品,其中直升机的研发单位和制造基地就在江西。

航空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能极大地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促进江西省制造业做优做强做大。江西要发挥这一产业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牵引,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建设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江西工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创新升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问:江铜这些年在加快制造业发展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

谢建辉:作为一名在江铜工作的基层人大代表,我有以下四点体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江铜的“三年创新倍增”目标,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翻番,而是以“创新”为核心;江铜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加快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打造聚才强磁场、用才好平台、留才好环境,提升人才创造活力,以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发展动力;江铜将绿色贯穿企业发展的全过程,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绿色环保作为企业发展生命线,用绿色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问:您觉得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最需要的是什么?

徐景坤:我觉得制造强省不能只是制造业的事,而是与科学研究、创新、高层次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等密切相关。围绕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要以产业吸引国内外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到江西来创新、创业,为企业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将我们制造强省这项工作推向更高一层。

为此,一要高度重视工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二要尽快筹建制造业的省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三要抓住国家政策,引进新的制造业大型企业;四是借鉴兄弟省份的做法,进一步完善我省的制造强省系列政策。

加快全产业数字化升级和企业“走出去”步伐

问:对于我省做优做强做大制造业,您有什么建议?

谢建辉: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在江铜,正在加快全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升级,打造“数字江铜”,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高效精准,加快数字企业、智慧企业建设。

近几年来,江铜集团的贵溪冶炼厂、德兴铜矿和城门山铜矿等下属单位在数字场景应用上发挥了很好的行业试点示范效应。在我工作的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坚持把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思维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深入推进数字矿山建设。

问:您认为江西企业该如何“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周新民:企业要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以做大企业。对于如何“走出去”,我认为企业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要有国际视野。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竞争和合作是永恒的话题,除了通过竞争提升企业能力外,还要更多地寻求国际合作,以合作促进步。二要有知识产权观。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做到维护知识产权以及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保护或保护不好,企业就难以实现良性开发投资,也不可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三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走出去”后,要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承担企业责任,体现企业担当。四要有法治观念。“走出去”的企业,要遵循WTO规则以及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注重对反垄断、反腐败、反倾销等领域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五要用好当地人。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应当善用当地人,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共享发展成果。(江西日报记者 李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