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封面报道:江铜创新倍增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2-01-22     浏览量:24407     来源:    作者:    【字体:大号 小号

1月16日,《中国有色金属》杂志刊发封面报道,介绍江铜完成“三年创新倍增”攻坚行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进历程。

原标题:

创新倍增向未来

——江铜集团“三年创新倍增”攻坚行动综述

三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但对于江铜来说,却是一段跨越式发展的旅程。

过去三年,江铜的创新发展气势如虹,以千亿步长不断跨越。企业规模在2020年突破至3000亿元量级基础上,2021年二次起飞,跃升至4000亿元时代。江铜《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也从2018年的370位,前移至2021年225位,三年时间前移145位。

创新赋能

江铜研究院创立于2014年。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院,朝气蓬勃,日新月异。这里的一切都在变化:硬件持续升级,机制灵活调整,大咖四方云集,创新文化蔚然成风……

短短三年时间,江铜投资1.8亿元,建成国内一流的江铜研发中心;投资2亿元,搭建20000㎡中试基地;还购置500余台(套)研发设备和检测仪器等尖端创新“武器”,价值上亿元。

 研究院研发中心.jpg

现在的江铜研究院,高朋满座,群贤毕集,高水平研究人才达到127人(其中博士54人、硕士73人),与2018年底46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16人)相比,数倍增长。江铜研究院真正成为人才高地,为江铜的创新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

一棋动,全盘活。江铜渐渐成为吸引核心创新要素的“引力场”。

全国重点院校和大院大所也陆续加入江铜创新圈。大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相继创立,形成赋能江铜的“氧气层”,与江铜研究院这一创新核心,共同构成江铜创新生态,聚集起江铜原始创新和集成突破的强大势能。

三年时间,江铜“双创”成果增效近10亿元,专利授权增加400余件,省部级奖励科技成果七项。更为突出的是,创新点燃了江铜跨越式发展的引擎,驱动新兴产业加速演进,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种子产业快速成长,营造出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

当前,江铜合作“火力全开”,越来越多的“江铜伙伴”加入其中,不断扩大着创新“生态圈”

产业崛起

江铜因铜而生,因铜而盛。

历经40余年发展,铜产业已经形成全流程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领先全球。以铜为基,黄金、硫化工、金融、贸易四大板块成长壮大;两翼拓展,铅锌、稀土两大板块由弱转强。

 贸易事业部 产品出口运输 谢里杨摄.jpg

三年来,江铜以创新赋能,提质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主辅结合、虚实互补、产贸融协同共进的江铜产业“共振带”。

江铜早期的冶化装备,均全套从国外引进,经多年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现在已有多项“拿得出、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其中,“铜冶炼圆盘浇铸机”已有30多台套销往山东恒邦、河南灵宝、金隆铜业、兴南环保等全国各地冶炼企业。“智能捅风眼机”等几十项产品,通过全国各地客户的生产实践检验,均取得良好效果。

2020年7月30日,江铜(德兴)铸造有限公司与江铜(东乡)铸造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江铜铸造企业整合拉开序幕。

整合目的是做优做强做大江铜铸造业务,形成国内领先的耐磨铸造产品制造商和矿山装备及相关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2020年12月江铜(上饶)工业园3万吨铸造项目的开工建设,江铜铸造锻造总产能将在项目建成达产后增长80%,进入行业第一方阵。

装备,是技术的载体。江铜扬优成势,将多年来形成的技术领先优势,固化成装备设计和集成创新能力,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的升级,延长了产业链,培育了价值链。

如今,江铜锚定一流,发力超越,努力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全力打造“科创江铜”的2.0版本。

改革破浪

改革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江铜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自2018年推行以来,不断升级,纵深推进,作为44家获评A级“双百企业”的地方国企之一,江铜受到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改革激发嬗变。三年来,江铜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体制机制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动真碰硬,破除积弊,相继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宏观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构建形成了以大党建为引领,大风控、大科创、大监督、大协同、职位体系、全面预算、对标创标、企业文化为支撑的“1+8”九位一体管理模式。公司体制机制焕然一新。 

 _国资委摄影大赛图贵冶彭文华77.jpg

2021年4月,江西铜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成为江西省“百户国企混改企业”的百分之一。

这样的“百分之一”,在江铜共有七家。江铜华东(浙江)铜材有限公司、江铜胜华(上海)电缆有限公司、江西东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江西铜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正在推进中的江铜耶兹铜箔有限公司和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都已是或即将成为江铜控股或参股的混和所有制企业。

7家实行混改的企业,都是以业绩“说话”: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

条块分割、沟壑分明的流程与机制,往往容易产生业务单元之间“思维墙”“部门墙”和“业务墙”。自2020年开始,江铜重锤破墙,推进“大协同”管理,以利益分享机制为牵引,通过联接流程断点,弥补跨单元管理的裂缝,从而获取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大协同”管理实施仅一年时间,就让公司获得了千万元级别的收益,仅6个审计结项的协同项目就创效 1600多万元。

始于2019年试行的员工职位体系改革,则更像一根钢钎,撬动“三项制度”这块巨石,构建了以能力为基础、以业绩为导向、以职级升降为载体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那些工作勤奋、能力突出、业绩出众的员工,现在能够得到更加直观的回报。公司8家职位体系试点单位中,2020年度获得职位晋升的员工共有1096人。且每年至少3%职位降级比例,倒逼少数“佛系”员工调整职业状态:以前的“老油条”,现在变成了“上进生”;以前习惯“躺平”的人,现在竟然唱着“爱拼才会赢”。

在江铜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改革就像一场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让“人”这个关键因素被激活、被赋能。 

三年征战披荆斩棘,六大攻坚波澜壮阔。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三万多名江铜员工,他们砥砺奋进,百战沙场,打赢了“三年创新倍增”这场大仗,打开了江铜发展的新空间。(郭奕 胡锦慧)